江边闲话集

03/18/2019

对国产手机的信心就看你了

Filed under: 三言两语 — 张太国 @ 09:42

周末家里入手一台华为Mate20 Pro/8GB+128G的版本,带有屏幕指纹识别和人脸识别。这台手机从去年10月份发布一直处于缺货状态,到今天为止才有部分现货。

在价格方面,也是非常坚挺,我买的时候时候价格还是5999,这个价格比iPhone XR的128G版本要贵400块。因为Mate20 Pro使用的是3D的AMOLED屏,贴膜估计有点悬,而且影响指纹识别,所以买了一个原厂的碎屏险。

为什么要买指纹识别这一版呢?在我使用iPhone的人脸识别时,碰到一些不便之处。大白天有时解不开,在晚上更严重一些。解决方案就是输入密码解锁,这种用户体验真是难受,当时在想要是iPhone既支持面部解锁又支持指纹就好了。这不,国内新出的几个手机都支持。

到目前为止,我对国产手机还是持保留态度的,尽管我相信国产手机这几年进度非常明显。但是毕竟我以前用过不少真金白银去验证过。每次国产手机的开发布会上介绍产品时,就有买的冲动,试过几次之后,也只不过如此,都是失望而归,我是真粉丝…。好的手机需要在制造工艺和软件系统上下功夫,前几年还是欠缺一些,尤其是在工艺上。当有了几次的教训后,我还是没敢下手国产手机。

如果说Mate20 Pro是国产手机的机皇,估计没有几个人反对吧,所以想看看Mate 20 Pro的表现,尤其是在半年、一年后的表现,包括软件上和硬件上。

希望这次Mate20 Pro能树立一个好的形象,树立国产手机的品质,这样对我来说多了一个选择的余地。

强烈期待…

03/05/2019

说好的价值呢?

Filed under: 三言两语 — 张太国 @ 19:20

自从去年离职之后一直陪孩子,不是陪吃就是陪玩,不是陪玩就是陪学习,孩子去上学后自己也看点书做点其他事情,也没有特意去找份工作。

当孩子的事情一切步入正轨,这几天我发现自己整个人都不在状态,心情一点低落,这是我自己是自己的一种爆发和抗议。我在认真思考该问题,得出的结论是我觉得自己的价值没有完全实现,这是我不愿意而且完全不能接受的。

我自认为自己是一个比较理想的人,无论世界观,生活观以及价值观还是蛮正的,还记前几年有同学跟我谈价值,那种感觉很好!再回到这里,之所以有现在的我情绪,恐怕是现在的生活与我的价值观发生冲突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重新找回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

也许找一份工作是最容易看到的最有效的途径。除了找份工作,也还有其他一些方法,只不过需要去尝试一些新事物,正如孩子所唱的那首歌“try everything”,每天都有新发现。

还有一点,就是感觉和其他人接触少了,人是群体动物,社会的群体性会给人带来自己我价值的认可。

如今的我如果再去找一份工作,恐怕比较困难,尤其是我面试经验不足的人。坦白说除了大学毕业找工作外,后面的工作基本没怎么找。

至于其他事,从0开始,没什么不可以。如年终总结里提到,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和工作。

最后,keep fighting,说给自己听的!

02/26/2019

消费能力应该是下降了

Filed under: 三言两语 — 张太国 @ 13:44

我们都知道,上海的机动车车牌是拍卖的。今天是2019年第二次拍车牌,我也参与进来,不过没拍到。这次拍牌参与的人数比上个月有少了5000多人,这已经是自去年下半年来连续几个月减少了。

为什么?我想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随着上海公共交通的发达,可能有很多人不需要再拍牌了。比如说我,我家周围交通挺方便的,去哪里基本上一个小时内可以到达。自己的车也是万年不开,这样拍牌的需求会降低的。

第二,有部分人因为好长时间拍不中,去买新能源汽车了,这也是一个选择。这个两有多少,还得去查相关数据。

第三,消费能力下降了,这几年随着房事的热闹,一部分人把积蓄投到房子里去了,房子买了之后也得装修,也是几十万。还有一部分因为理财例如股票市场也赔了不少。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恐怕还是经济大环境不好,收入预期降低,不敢乱花钱,把原来的需求抑制了。

经济下行,总体环境变差,收入就会降低,这是绝大多数人最真实的心理预期。如何在这种环境下突出重围,还得自己足够硬,核心能力强!

利用等人间隙,随便写点吧

01/31/2019

iPhone的出路在哪里?

Filed under: 三言两语,闲情逸致 — 张太国 @ 13:23

上个周末,我和Lisa去了一趟五角场逛逛街。五角场是一个人流密集的地方,所以像Apple、华为、小米等都有自己的零售店。我正好有机会去体验一下各个公司的产品。

苹果1/30发布财报,提及大中华区收入减少27%,这对苹果来说的确不妙,就连Cook也说可能会调整部分区域的售价。我想,这足够说明了Apple在大中华区的业绩真是太差了。

一直以来,我都会毫不掩饰的说明我的态度,即“iPhone是目前为止我认为性价比最高的手机”,这在以前的文章说过,例如这篇文章,iPhone到底贵不贵?

但是为什么销量差呢?我只是说我的感受,我觉得还是从2个方面去讲,一是产品本身,二是售价

先说售价,2018年新款iPhone,看看价格就知道了,比原来5K多、6K多的起步价,一下子跳了几个级别,所以消费者还是认为比较贵的。我自己也买了一台新款的,但不可否认,尽管我的买得起,但是我仍然觉得贵了一些。

二是产品本身,这个其实最至关重要的的,比起价格更重要。新款iPhone所带来的产品竞争力在哪里?对于这个问题,我在脑海里过了几遍,似乎新款iPhone真的没有什么创新。面部解锁?不,竞争对手早有了。 屏幕?不,竞争对手都有了。OS的创新?不,竞争对手基本上都是Android系统,反而这几年iOS都在吸取Android的一些特点?CPU?尽管Apple有最新的,但是对于消费者来说,who care?雷打不动的低内存(3G/4G)?那还有什么新东西呢?

但是,竞争对手就有很多新花样,例如,屏下指纹,iPhone没有。快充,iPhone没有。大容量的电池?iPhone也没有。

林林总总,作为普通消费者,经过上面的比较之后,你觉得消他们更倾向买什么呢?所以,归根结底,还是iPhone的产品缺乏创新以及价格因素,导致了Apple的销量下滑,前者尤为明显。

这几年iPhone的创新越来越慢,而竞争对手在黑科技上越走越远,这就是对比。

我这次在五角场的小米零售店,体验了所有小米的手机,坦白说,无论是低端还是高端产品,我觉得还是太粗糙,产品工艺略差一些。接下来也逛了隔壁的华为,和小米的对应的产品比,不分高下,有的比小米好,有的比小米差。但是,我认为和iPhone的用户体验比起来,略差一点点。但是有最好的产品工艺,仅凭这一点,消费者是不回去买单的。

Apple不是不清楚自己的处境,但是为什么不引用一些黑科技呢?在我看来,Apple的造手机的逻辑其实很简单,就是要成熟。将一些成熟的技术使用在手机上,尽量将一些有风险的摒除在外。例如,屏下指纹,我觉得Apple肯定是有了解过的,但是作为一款成熟的产品,必须从工艺、制造,成本、维护等各个方面去考虑,制造一款有缺陷的产品,为给Apple带来无限的隐患和麻烦,这就是大公司的想法。Apple每年也就这么几款手机,但是竞争对手就不一样了,所以一旦出问题,相比之下,Apple的影响面会更广一下。我都能想到的,Apple这帮天才想不到吗?

对于一些高科技或新的技术等,其实Apple有时候会在现有手机上去试用,但是一般不公开而已,等技术成熟了才大规模推广。

所以,对比不同量级的公司,所采取的商业方案是不一样的,小公司可以激进一些,但是大公司则不可以。

上次Cook调低收入预期,舆论都开始质疑Apple,有人提出Apple会不会是下一个Nokia。我自己对此事,也在朋友圈里发了一则,大概说是那天是个纪念日,就看Cook怎么去改变。但是说Apple开始像Nokia一样一蹶不振,确实早了一些。我真的挺想知道,作为一个全球数一数二的大公司,为了挽救其颓势,其思路和策略真的值得学习,无论成功与否。

会不会重蹈Nokia的覆辙我不清楚?但是我知道2018年出的iPhone XR、XS这两款手机不够耀眼,如果价格不下调,销量肯定是好不起来的吗?也不一定。因为该买的估计都买了,现在是2019年了,消费者可能再等2019年的新款,如果2019年的新款iPhone没有足够的创新力,恐怕Apple的商业帝国得换了。所以,iPhone 2019款,必须拿出足够的创新,才是可以预期的出路。

 

05/07/2010

又是一个周末时

Filed under: 三言两语 — 张太国 @ 17:53

还差20分钟下班,从窗户往下看,长安街的车来来往往,6个车道的长安街,还是被车塞的满满的。光大银行的Logo还是那么显眼,其对面的中国银行总部总是那么臃肿,和其公司一样。

又是一个周末时,今天提前收拾,写下这篇文章。

连续几个周末没有好好休息了,这个周末也一样。

老爸从塘沽过来,周六去火车站接一下。我是希望老爸过来的,因为想象得到老爸是非常寂寞的。白天去公司上班,估计很少和同事说话,下班后,一个人听听戏,上上网,顺便灌灌水。说话的人都没有。这和我刚开始来北京一样,一个人租房子住,白天和同事说说话,晚上回去就上上网了。每天都要打开电视,即使不看,不然总觉得房子里空落落的。我觉得爸就是这样的体会。上次回去,发现老爸的话多起来了,我的感受就是给憋的。

经过一些事情,发现亲情非常重要。每次打电话回去,听听父母唠叨几句,心里面觉得非常踏实。听听外甥女在旁边叽叽喳喳的,觉得很快乐。总觉得自己越来越老了,感情比原来丰富多了。心里面总惦记这些人。希望自己的亲朋好友好过一些,快活一些。这不,就有一个例子。现在房价居高不下,但是我希望它跌。很多朋友就很奇怪,你说你都买房了,为什么还希望他跌呢?我说,跌了,自己的亲朋好友就能买得起房了,有些人就想不通了。没什么想不通的。

总之,真诚的对待朋友,没错,尽管有时候你会受到一些不公平。善待,孝敬,尊敬父母,是我们做子女的责任。

(当然,写这篇文章也是让我的亲朋好友知道我的状态.)

12/30/2009

担心

Filed under: 三言两语 — 张太国 @ 16:31

元旦马上就要到了,我将有5天的休息时间。回老家,就在今天晚上。
越是临近回家,自己的心开始变得沉重起来,以致我这几天的压力一天比一天大。这几天睡觉都比较浅。
我原以为已经放开了一些事情,直到最近这几天我才发现,自己原来不是我想象中的那么坚强。
每次通过母亲的电话,我都能了解到一些情况,尽管母亲有时候说的比较夸张,我每次都很悲伤。

当我写到这里,我逐渐感觉心里特别压抑。想起了过去,小时候,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以及现在,所发生的点点滴滴一下子浮现在自己眼前。
坚强些,坚强些
希望这个世界能有奇迹,而且奇迹就发生在里。

08/06/2009

再谈原则

Filed under: 三言两语 — 张太国 @ 11:59

前几天已经说过原则的问题,今天再想谈一次。

每个人在某些事情上都有操守问题,但是不可避免,面对一些复杂的背景,这些操守的底线就会出现崩溃。一旦崩溃之后,带给自己的伤痕是短期不能治愈和恢复的。

就拿股市这样的环境,我已经不止一次听到很多人我绝对会怎么样怎么样,但是一旦面临疯狂的时候,自己再也忍不住了,做出一些违背自己操守的事情。最后陷入内心煎熬的泥潭。

换个思维想想,如果当时坚持自己的操守,对此无动于衷,你会对原来的想法感到非常庆幸。同时也对自己的信心有所增强。

在某些事情上,很多人都错过了极好的时机,也包括我自己,甚至被一些人批评,说我太保守。其实,我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了,但是我到现在也认为值,因为我明白了里面的原因。

一个人什么都不懂,而且敢冒然进入,我为这些人感到无助,特别是对我的亲人来说。

07/31/2009

原则

Filed under: 三言两语 — 张太国 @ 11:41

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原则,自己去遵守,但是时长会有人因为你坚持原则而笑话你,此时应该不屑。到底对不对,需要看结果。也许现在的结果不好,但是从长远的角度看,最终胜的还是遵守原则的人。

原则是一种道德操守,做事态度,以及自己操守理念。不要以为原则就是顽固不化,呆板的代名词,反而是自己精神建筑上的最高层。

每个人都有贪念,这样导致了投机,投机时,总有一部分赢,一部分输。投机也意味着贪心,贪心是输的罪魁祸首。

有这样一种人,投机,但是对投机的事情不懂,这是非常可怕的,如果再加上贪心,这就更可怕了。

原则,在于你自己的坚持。每个人都有理念,但是遇到事情又怎么样了呢?坚持最可贵。

03/18/2009

这是我的不对

Filed under: 三言两语 — 张太国 @ 21:44

昨天晚上和Lisa大吵了一顿。完之后我心情非常不好,我相信Lisa应该也和我一样吧。后来我分析了一下,责任还是在我这里。

正如Lisa所说,我真是一个工作狂。要是工作起来,连饭都可以不吃。不过想想现在。自己的身份已经改变了,以后除了工作,还有自己的家庭。这次也算是对自己提一个醒吧。

一直以来,我自己都觉得对生活没有对工作认真。在生活发生的事情上,我显得不是那么积极,有些事情不是特别着急,自己是不大会去积极去处理。就拿换房子的事情,一拖拖了几个月,我自己都不好意思了,但是对于工作就不一样。真是可笑。

这几个月,对于生活上的事情,我一直不上心,有时候自己想去做点什么,但是发现自己还是不能完完全全投入到里面去。说实话,在这段时间里我觉得特别对不起Lisa,要不是她,一些事情都不知道怎么办呢。尽管这样,我觉得自己已经比原来上心了一些,也许这点上心对于别人来说根本不值什么,但是对于我来说,我觉得自己真不容易。即便如此,离我心中的目标还差很远。

我时刻都在考虑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局面?答案是与我这几年的生活经历有太大关系。因为前几年,我太忽略了生活,在生活上,过得太简单,除了一些爱好外,自己好像也没关心什么。人闲惯了,突然一下子紧张起来真是有点不习惯啊。

除此之外,我发现自己在生活上的沟通真的得再进一步。Lisa已经说过很多次了。没有沟通,人家就不知道你的想法,如果碰上一个特别着急的人,他会跟你着急。沟通的好处不用我多说,即使不可以,说出来了就有商量啊。

如果我在生活上的处理方式能和工作上,那多好啊。真TMD的是个工作狂啊。

总结一下,必须提高一下的能力:

  1. 沟通能力
  2. 执行能力
  3. 尊重家人,重视家人,让自己的生活焕发起来

以此文章为起点,努力。

09/24/2008

Berkshire投资50亿美元到高盛

Filed under: 三言两语 — Tags: — 张太国 @ 09:20

今天和往常一样看新闻,看见Forbes有一篇文章Berkshire buying $5 billion stake in Goldman Sachs .

在这个时期,巴菲特的行为无疑有点赌博的性质。不过,这也给当前的环境注入一丝新希望。

该文全文如下:

注意:该文来自http://www.forbes.com/feeds/ap/2008/09/23/ap5462406.html ,版权属于原文章所描述的版权。

OMAHA, Neb. –

Warren Buffett’s Berkshire Hathaway Inc. is investing at least $5 billion in Goldman Sachs, a huge vote of confidence for one of the survivors of the credit crisis that felled two of its investment banking peers.

In addition to buying $5 billion in preferred stock, Berkshire also got warrants to buy another $5 billion in Goldman’s common stock. Goldman also said late Tuesday it would raise another $2.5 billion in its own public stock offering.

The news sent shares of Goldman Sachs and stock index futures soaring in electronic trading, after the 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 posted a triple-digit decline for the second day in a row.

It also could lead to new probing questions from lawmakers for Treasury Secretary Hank Paulson, a former co-CEO of Goldman Sachs. He and Federal Reserve Chairman Ben Bernanke told Congress hours earlier that quick action on a $700 billion bailout measure for financial services firms was needed to prevent economic havoc.

Goldman Sachs’ shares had been tumbling ahead of the announcement of the government rescue plan last Friday as investors feared it could face the same kinds of funding squeezes as Bear Stearns and Lehman. Now members of Congress have to deal what may look to many taxpayers like Wall Street is already cashing in.

Buffett, one of the most successful investors in history, made no mention of what is happening in Washington, but he did heap praise on the New York-based company.

"Goldman Sachs is an exceptional institution," the chairman and CEO of Berkshire Hathaway said in a news release. "It has an unrivaled global franchise, a proven and deep management team and the intellectual and financial capital to continue its track record of outperformance."

Buffett’s investment comes two days after Goldman Sachs Group Inc. and Morgan Stanley, the last two independent investment banks on Wall Street, won approval from the Federal Reserve to change their status to bank holding companies.

By becoming commercial banks, the two companies avoided the fate of Bear Stearns and Lehman Brothers – the first taken over in a fire sale and the second now bankrupt – by giving them broader access to borrow federal money and the ability to build a stable base of deposits.

But it also comes with closer regulatory oversight that likely limit its ability to generate the kinds of sky high profits that were topped by few others companies.

The strict rules set by the Federal Reserve will limit opportunities for big payoffs from what is known as proprietary trading, using borrowed funds to place high-octane bets on everything from the price of oil to currencies and other commodities.

Berkshire’s preferred stock in Goldman will pay 10 percent and can be bought back any time at 10 percent premium. The warrants allow Berkshire to buy $5 billion in common stock at $115 per share any time over the next five years.

Goldman’s shares rose $4.27, or 3.5 percent, to close at $125.05 Tuesday in the regular trading session, and jumped another $8.46, or 6.8 percent, to $133.20 in after-hours trading following the announcement of Buffett’s investment.

Morgan Stanley’s shares rose 91 cents, or 3.4 percent, to $28 in the regular session, then soared $3, or 10.7 percent, to $31 in after-hours trading.

Morgan Stanley got its own cash infusion on Monday, agreeing to sell a 20 percent stake for more than $8 billion to Mitsubishi UFJ Financial Group Inc., Japan’s largest bank.

Mark Lane, an analyst who follows Goldman for William Blair & Co. in Chicago, said he had expected Goldman and Morgan Stanley to raise capital after getting the Fed’s approval to become bank holding companies.

Buffett’s investment "sends a pretty strong message of support for the independent-bank business model," Lane said. "It sends a stabilizing signal to the market."

On Sept. 14, the No. 4 investment bank, Lehman Brothers, filed for the largest bankruptcy in U.S. history, weighed down by fouled commercial real estate holdings and a loss of faith from investors, and on the same day ailing Merrill Lynch & Co. arranged a hasty deal to be bought by Bank of America Corp.

Wall Street’s troubles came as a freeze-up in credit markets threatened to clog the global financial system. The U.S. government arranged an $85 billion loan last week to rescue the huge insurer American International Group Inc. and is seeking approval from Congress to buy back some $700 billion in bad mortgages and other toxic debts from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 message left for a Berkshire spokeswoman seeking further comment on the transaction wasn’t immediately returned Tuesday. Berkshire officials do not typically comment on its stock investments beyond what they are legally required to disclose.

A spokeswoman at Goldman Sachs said no one was immediately available to talk about the deal.

At last report, Berkshire had total assets of nearly $278 billion, including significant stakes in companies such as Wells Fargo & Co., American Express and the Washington Post Co.

AP Business Writer Marcy Gordon in Washington contributed to this report.

Copyright 2008 Associated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material may not be published broadcast, rewritten, or redistributed

 

最后说一下我的观点:

我之所以关注高盛,因为有一段时间和高盛有接触。美国的几大投行都没了。最后的GS和 Morgan Stanley也转成银行实体了。美国政府也没办法,只能特批。

最近巴菲特出手比较频繁,虽然很多公司估值已经很低了,但是仍然有很多不确定性。希望巴菲特一世英名不要再晚节不保啦。

Older Posts »

Powered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