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边闲话集

02/26/2008

方法和态度

Filed under: 闲情逸致 — Tags: , , , — 张太国 @ 22:50

今天和Spring一起吃饭,Spring是我以前的Team Leader,现在在老东家那边是呼风唤雨的人物了.呵呵呵.

吃饭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聊起了IT的方方面面.总结一下,有以下方面

1. 能力

这里的能力是指一个人的工作能力,指一个人解决问题的方法,思维.一个人有没有能力,关键是在这里.作为IT民工,学习的知识当然很多,但最关键还是在这里.学习技术相对来说简单,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不可能一直这样学下去,这时候就需要有思维了.

2.管理

既然是Leader,不可避免的讲了他碰见的问题.Spring一直都很忙,以至于都无法分身做自己的事情.呵呵.这也难怪,毕竟这么多team,都让他一个人管,也怪不容易的.他谈到了管理中碰到的一些经验,听了让我十分受益.

如何带好团队,真是一门大学问.Spring正在努力着,也希望越来越好.

3.态度

这个不知道我们重复了多少遍,学习的态度,工作的态度,团队的合作精神,等等,谈到了态度的重要性,如何去保持一个积极向上的态度.工作这几年,体会到了工作就是一个态度问题.

4.Blackberry

这个是一个重点,我介绍了我对Blackberry的掌握和熟练程度,也谈及了我对blackberry的努力.后来我们又继续分析了Blackberry在中国的发展潜力,谈到了中国移动,谈到了中国的策略等.

5, IT八卦

前段时间MS收购yahoo,当然也谈到了google联合几家公司铺设一条从美国到日本冬季的光缆.谈到了思科与华为之间的关系.

6, 现在的就业状况

是呀,每年的民工都不知道增加了多少,所以要珍惜机会,也涉及到某些个人的情况,感觉有的人挺不错的.

今天谈到了比较多,而且感觉大家的观点都一致,聊得挺开心的.

02/24/2008

激情

Filed under: 闲情逸致 — Tags: — 张太国 @ 22:05

第一次以这样的标题来写文章,觉得很过瘾.

激情,真是我现在迫切需要的一种心态.

还记得在学校里,那是满腔热血,激情过剩.当自己毕业后,自己的激情稍微弱了一些,但是激情还是无所不在.到第一家公司里,尽管自己有很多不足,但是我仍有信心去做好.难怪有人曾经对我说,你呀,要是没有精神支柱撑着你,你早就倒了.也许真是应了他那句话,到现在我还没有倒呢.其实仔细想想,精神支柱是会表现出来的,表现出来的那种澎湃激情.事情离那个时候已经2年有余,而我是否能保持这样一种激情呢?肯定会的,我从来没有怀疑过我自己,当然不排除中间短暂时间内的低潮.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最近几个月,感觉自己活力全失,当一个人自己都感觉到自己已经这样的时候,那肯定是不对了.这几天一直在深刻的思考这样的问题.实际上,很早就进行思考了.我认为我自己是一个喜欢自我思考的人,也正是基于这样的理由,春节前有一次和小孟同学一起聊天时聊到了这个话题,而且我也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做法,小孟同学当时表示赞同,不过看他那热情,估计是不能和我比较的.这不是一会的冲动哟.之所以有这样的结果,是可以想得到的,毕竟每个人每个时候的想法都是不一样的,心态那就更不一样了.

我是一个乐观主义者,一向不悲观.所以我认为激情对于自己来说就是自己生活的一种方式,无论是个人生活还是工作,都需要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去逼你比自己逼自己的压力更大.

上面提到过去几个月自己处于一个低谷,相信我已经调整过来,激情,从现在开始,开始拥抱激情.

在此,感谢我身边的人,特别是Leaf.

08/20/2007

用心去做

Filed under: 闲情逸致 — Tags: — 张太国 @ 18:10

上个周六,去了一趟上海书城,本来打算去看看上海书展的,想想也就算了,原因有三,一是交通不方便,也懒得过去,二是切合我的主题的书籍应该较少,三是即使去了,相信收获也不大,反而搞得自己很累.最后决定还是到上海书城去逛逛.最后买了一本关于理财的书籍.
周日,将周六的理财书看了一遍,200多页的书还剩即50页左右.
这些和文章的标题有什么关系?其实,我是发现自己周日真的用心去看了这本书.用心去做任何一件事情.
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想,我们到底缺少一点什么.其实答案已经非常清楚了,只不过没有今天这样的清晰而且明白.

电视连续剧
现在这个社会,浮躁之风太严重,你我都不可能避免受其影响.记得和很多人聊天时谈到看电视剧,绝大多数的人很少看连续剧,因为大家都觉得看不下去,为什么?其实我个人觉得归根结底还是浮躁在作怪.难道你真的没有时间来看吗,未必?我比较欣赏那些能下去的人,至少觉得他能静下心来去做一件事情.

理财
当前,理财可是一个非常热的话题.但是很多人表现出来的却适得其反.在昨天看的那本书种强调了一个观点,那就是坚持.我另外加上一句,需要用心.首先,不要认为自己的钱少而不去理财,一个月工资只有2K块也是可以理财的.其次,如果进入理财天地,那就得盲目的去做吗?不是.去年和今年,股票和基金比较火,一些人看周围的人赚个盆满钵满的,所以决定也入市.但是最后其实并不是和当初想像的那样.其实这是需要用心去做的,也是需要大把时间去研究的.基金,股票,债券,保险,国债,哪一个不是要去了解的呢.既然打算进入,那就充好电吧.即使已经失败了,在学也不晚,亡羊补牢吗.

工作
这里的工作当然是指我们这一行的了.那做技术的来说,不可避免的碰见很多疑难杂症.但是很多人给我的印象不是我所期望的.每天都有把很多人我加为MSN好友,他们加我为MSN好友的目的就是为了问一些简单的常识型的问题.其实我一般不太愿意解决这些问题.在以前的文章里我就提到过,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努力解决好一件事情,要知其本质.很多时候并不是人们没有能力去做,而是不想去做,或者没有时间去做.真的,技术,需要用心去孕育,这样技术才能够扎实.当然我不是说我自己是一个技术扎实的人.一门技术是需要用心去学习的,不要动不动就问别人.先自己解决,如果解决不了,可以和别人讨论,不要直接问别人怎么做.

读书
相信每个人家里的书都有一堆,但是真正看了或者看完的有基本呢?每次看见一打一打的书往家里买,我真的感到很纳闷,这些书我看了吗?如果不看,买回家干嘛呢?难道是为了过足刷信用卡的瘾?难道是为了表现自己仍然是个知识份子?难道我们真的没有时间去看?未必,我看我们的时间多的是.其实,我们没有静下心来看.如果一旦进入角色,相信会进入另外一个世界.

总结
以上只是蜻蜓点水的描述了几个方面.不是我们做不到,而是我们没有用心 去做.面对这样一个浮躁的社会,用心看起来真的很难.今天发现这个好,于是投入三分钟的热情.明天那个流行,决定放弃今天的,投身明天的.这样不仅仅是浪费了精力,关键是浪费了生命.
在这个社会里,独善其身真的很难.但是,我们又不得不做.更是难.
人生,其实是自己的一份大事业,让我们用心去经营吧.

我仍然需要努力,未来不后悔才好.
如果你还没有,一起加入我的行动吧!

04/23/2007

微观经济学解释加班与加工资

Filed under: 闲情逸致 — Tags: — 张太国 @ 22:25

今天看了<<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的第9章:购买和销售,体会到了加班与加工资的内在联系。
本章一开始讲到了3个概念,禀赋,净需求以及总需求。禀赋这个不知道用英语怎么说,强烈建议翻译者将这些术语配上英文,毕竟是翻译过来的。禀赋是指消费者 进入市场时所拥有的商品数量。总需求就是消费者对这种商品的实际最终拥有的数量,即最终拥有的商品数量。净需求就是总需求与禀赋之差。
接下来是预算约束,然后提到了禀赋的变动,价格的变动,提供曲线以及需求曲线,修正的斯勒茨基方程,然后给了该方程一个例子,接下来是劳动供给,以及劳动供给的静态分析。
也正因为此,给了一个加班与劳动供给的实例,个人认为还是比较详细的。
学习这个的时候,可以根据我们的工作来考虑,比如,禀赋的变动是不是可以考虑劳动量的提供呢,价格的变动是不是可以考虑工资到访恶变动呢,提供曲线用户需 求曲线可以考虑员工与公司各自的打算,修正的斯勒茨基方程考虑的是替代效应的变动,普通收入引起的需求变动,禀赋收入引起的需求变动,这样可以比较深入解 释出员工与公司之间的提供与需求,以及各自利益关系。后面不用说了,详细的分析加班与劳动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说的理论一点就是劳动供给是收入和替代效应相 互作用他的一个有趣的例子。

感觉太理论了,不拿点实际例子,真的会头大的,这里提到了斯勒茨基方程,这个家伙真是重要,还得好好理解它。

01/30/2007

ACM…

Filed under: 三言两语 — Tags: , , — 张太国 @ 23:03

昨晚,不要太闲,顺便把大学的教材拿出来翻了翻,幸好当时没有把他们当废纸3毛钱一斤卖掉,不然现在还得去买了:)。没想到已经过了几年,如今却仍然有点感受。
发现现在的大学生都是很现代的,特别是计算机专业的。看看现在的大学生是怎么过的?3个选择,要么是游戏,要么是自己写写软件,可能有的学生更努力一点,参加什么ACM。想想我自己当时,就有些惭愧了。不过目前也就那么几所大学才有,比如上海这边大部分高校都有,比较有名的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以及浙江大学。他们一般在中国,亚洲乃至全球都可以拿到好的名次。
对于我自己而言,我个人是比较喜欢ACM的,因为那里才能找到学校里学习的知识用武之地。对于此,我非常遗憾。我自己明白我还是比较喜欢数学的,例如在数据结构,离散数学,以及数值分析等课程我还是蛮喜欢的。
如果现在要我给现在的大学生提点建议,我认为他们最好能参加3个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1. ACM
  2. 数学建模
  3. Google Code Jam

为什么我会推荐这3个呢?因为他们会更加灵活应用所学到知识,巩固知识,激发你的灵感,使你创新。还有就是可以锻炼一个人承受压力的能力。话说回来,这3个需要扎实的数学功底,所以在参加之前,最好将数学等好好学习一把,不然也是徒劳而返呀。
现在想想,发现自己的理论功底实在欠缺,所以有的时候还是看一把看数学方面的东西。在前1-2年自己有的时候非常辛苦,因为要把那个时候所欠缺的补上来。到了如今,感觉自己有所收获,但是革命尚未成功,仍需继续努力。亡羊补牢吗。也算是一种欣慰!
–EOF–

01/24/2007

忙吧,但更有条理!

Filed under: I.T — Tags: — 张太国 @ 20:26

1.我是如何认识mangbar的?

在几个月前,我在Sting的推荐下,知道了mangbar,并且也认识了Tom.
Sting 知道我喜欢Python(当然他也对Python很有兴趣),并且2个礼拜之后华东Python用户组将在华东师范大学有个交流会,所以问我有没有兴趣参加。当时我就有意向。Sting顺便给我一个链接,这个链接就是这次聚会如何在mangbar上完成的。Sting顺便跟我说Tom就是这次活动发起人之一。
我立即打开mangbar的主页,并且在上面注册,很快就得到管理员check,并成为一名忙友。
2.Mangbar能做什么呢?
mangbar给我的第一个感觉就是界面简单,但是界面上还有一些缺点,当然那个时候的界面是没法和现在相比的。当我发现这些缺陷时,我立即反馈给他们。瑕不掩瑜,其提供的服务还是吸引了我,这些服务如下:
  • 一个协作式的project
这个我想不用说太多,前面所说的Python华东用户组聚会就是在上面完成的。我们可以把聚会看成一个Project,那么mangbar会为这个Project提供一个详细的List:
  1. 概览
  2. 项目说明
  3. 任务分解
  4. 里程碑
  5. 讨论
  6. 文档
  7. 成员
  8. 设置
  9. 变更记录
  • 写日记
如果你不想用记事本写日记的话,那么mangbar就为你提供了一个好的解决方案。有的人说,我也可以用Blog代替呀,但是blog和mangbar提供的还是有区别的。
  • 团体

举个例子, 加入你对Python感兴趣的话,你可以建立一个Python的团体空间,那么其他的忙友如果也对python感兴趣,只要他们有意愿,都可以加入该团体。更多信息,参看mangbar网站吧。

  • 其他  等我们去挖掘呢!
3.MangBar还有哪些不足呢?
首先还得继续加强用户体验。我个人认为,简单才是美。其次,还得做一些更加适合于咱们用的系统,感觉好多东西自己都用不上,不要把一件事情搞的复杂了。如果能够自定义任务和界面就最好了。就这些,其他就不用说了。

经过上面的介绍,一句话,忙吧, 但是更有条理!
当然,mangbar 不止这些功能,可以慢慢去挖掘吧。

参考:

  1. mangbar

–EOF–

01/13/2007

一种勇气和信心

Filed under: I.T — Tags: — 张太国 @ 16:41

很奇怪,我为什么会写这么一篇文章?
昨天,到China-Pub 上去看了看关于算法的书,因为我自己有一本<<Introduction Of Algorithms >>,中文名就是<<算法导论 >>了。 正好今天是周末,到书城逛了逛,发现了这本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中文版的翻译版,翻译人员是潘金贵,顾铁成, 李成法叶懋。
拿起书的第一感觉就不好,2个理由,一是书的封面不好,二是书的纸张太差。拿起书当然要看,发现这本书有些地方翻译的不是太妥当。初步印象就是这样。
但我为什么还是要说一下呢?理由是我非常佩服他们的精神,我觉得他们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
大家都知道,这本书已经出版了很多年,到这本书出版为止,还没有一本真正的中文版。理由可能有以下吧。

  1. 这本书是MIT出版,在全世界有非常大的名气。
  2. 即使想翻译,恐怕翻译人员也没有足够信心能翻译的好。首先需要有扎实的英语功底,另外也需要有足够的算法知识。
  3. 对于出版社来说,不可能不想翻译一本畅销的书。可能出版社也担心这是一般比较深刻的书,万一不好,鸡蛋石头会接踵而来。所以对于出版社来说也有风险的。
  4. 翻译人员可能处于出版社的压力,不想完成一本质量糟糕的翻译版本。现在的出版业竞争厉害,进度等什么压得非常紧。如果要是你去翻译,你难道不会考虑一下么。特别是针对这种出了名的书籍。

基于以上的理由,这些翻译者真的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暂且不说翻译的怎么样,这种精神就值得我们学习。
一般来说,一本书有多个翻译人员的话,其质量就值得考虑了。如果质量可以,相信t他们花了不少功夫的。
中文版我还没有怎么看,所以也不敢多加评论,暂时还是看自己的英文版本的。

–EOF–

01/09/2007

Microsoft Windows XP 的License释疑

Filed under: I.T — Tags: , — 张太国 @ 17:42

今年元旦到宏图三包去看了看看机器。谈到了Windows XP 的License问题。那里的一个销售哥们居然告诉只要你买了一套正版的XP零售版,就可以在多台机器上安装,甚至告诉我可以装10台不等的机器。对于此,我深表怀疑。在我的脑海中,我记得是一个License只能装一台机器。所以一定要搞个明白。
今天,打电话给微软客服,专门咨询了一下这个问题。微软的客服人员给出的解释是:
如果你拥有了一套正版零售版的License(1,900RMB),不可以在多台机器上安装。但是,如果你自己拥有一台笔记本和台式机,那么是可以安装在这2台机器上,但是每次只允许一台机器使用。
挂掉电话,我突然就在想,要是2台台式机或者2台笔记本呢?相信应该也适合于上面的,但是必须保证每次只有一台机器在运行。

今天算上长见识了!

12/14/2006

全球化速度之首:中国银联

Filed under: I.T — Tags: , — 张太国 @ 23:33

先问你一个问题,你认为当今社会那家公司全球化,国际化的速度最快?你可能会想起一些有名的大公司,如果Google等。但是在这里,我的答案是中国银联China Union Pay
先让我们看看它目前的情况,在中国,基本上所有国内银行都参加了银联标准,基本上大部分商场,超市,以及各种服务行业都安装了支持银联的POS机器。在全球有多少个国家和地区支持银联呢?数字不多,只有23,但是,就是这23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占了全球的绝大部分。从另外一个角度说,这说明支持银联的国家和地区都是一些发达或者中等发达国家。23,你或许认为太少,但是不要忘了,银联成立也不过短短4年,而且是它是一种标准,推广一种标准的难度就其本身难度还是比较大的。
还是让我们看看它的历史,为什么有中国银联?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推出什么金桥,金网,金卡的概念,中国银联就是金卡工程的产物,2002年3月26日,中国任命银行行长戴相龙在上海与几家国有银行共同启动了它。这个时候一个历史开始诞生了。
从银联启动到现在,中间经历的风风雨雨着实不少。一个事物的诞生始终都会经历一些磨练的,例如去年和前年在深圳,甚至整个广东地区罢刷事件,前几个月银联网站被黑事件,Master Card客户资料泄露时间,无疑对银联的发展来说起到一个警惕作用。即使种种事件,也阻碍不了其发展之路。
为什么银联会发展这么快?相信原因明显意见,首先就是中国在全球的地位,中国使用人口是没有一个国家可以比的,有了客户,是任何公司最大的资源,还有就是国家的扶持力度。
今天,银联宣布,在未来一年内,全球月90%的地区支持银联。恐怕到时候Master Card,和VISA,JCB,American Express等最强大的对手就是China UnionPay。
PS,另一篇文章招商银行怎么能这样呢
–EOF–

12/07/2006

卡巴斯基和微软

Filed under: I.T — Tags: , , — 张太国 @ 22:26

昨天和今天,卡巴斯基出尽了风头,也许这正是卡巴斯基所希望看到的。
事情的由来是卡巴斯基将一些盗版的key加入了黑名单之列,这样导致成千上万的用户不能更新。
为什么又把微软扯进来了,非常简单, 因为微软前几天在中国首发其主打产品–下一代操作系统vista和Office 2007.
昨天发现在市场上已经有了Office 2007vista的盗版光碟卖了,速度也够快的。
对于盗版,微软和卡巴斯基有些相同,也有些不同。
先说说相同吧。
每个公司都痛恨自己的产品被别人盗版,这是不可否认的事情。因为这会侵犯公司的只是产权和利益,尤其是后者,盗版意味着每年都会损失上亿的美元。所以他们会在不同的国家采取不同的措施。例如,微软在去年搞什么正版增值计划,非常简单,就是你只有是正版的操作系统,你就可以得到微软的大礼包,大礼包的里内容一般就是一些服务和软件。除此之外,有些人软件,如IE7,Windows Player11也只能在正版操作系统上安装。还有就是做一些宣传。卡巴斯基也是一样,先把人家用的非法key加入黑名单内,不让update病毒库,实在是高,还有就是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告诉人们 使用正版。
不同的是,2者对待盗版的层面不同,拿微软来说,在中国,虽然盗版用户是相当的多,但是微软的态度有点2面性,一则鼓励大家用正版,但是也不会对盗版用户作出比较严厉的事情来。因为微软知道,中国这么多人用盗版,其实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无疑是增加了市场份额。再加上微软很大一部分收入是来自Office,所以微软对盗版就会有点暧昧了。因为他希望人们培养出使用Windows的习惯,只要人们一提及电脑服务,立即想到的是Windows,比如,某人用的是Windows,说要买Office软件,毫不疑问,他肯定会选择Office,你要说开发个应用服务,很有可能会选择VS IDE以及SQL Server。所以从另外一个角度看,盗版对于微软来说并没有赔本,相反,应该是赚了。你说现在中国大陆地区有几个人桌面不是Windows的?
但是卡巴斯基或许不一样,为什么这么说?首先卡巴斯基毕竟不如微软这么强,这么NB,他需要做宣传,我甚至认为它这次就有炒作嫌疑。因为卡巴斯基的对手太多,国外就有很多,例如赛门铁克,趋势,麦咖啡等,而国内有金山,江民等,所谓四面楚歌,在这样的情况下,怎么才能成为强者呢?除了自己的产品确实相当不错之外,广告也是必须要打的。怎么打?我认为这次卡巴斯基就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手段,通过把一些非法序列号加入黑名单,引起用户的呼声,这样他的目的就达到了。因为他知道网络传播的速度是相当快的。明知道不可能有些的控制盗版,那何不利用它做一次宣传呢?高,真高。
总的说来,卡巴斯基这么一搞,相信也没有几个人去买正版的,仍然是在网上寻找破解的方案。你微软操作系统一处,马上盗版的就出了,你说操作系统太贵,卡巴斯基总该还可以接受吧,你说卡巴斯基太贵,OK,金山词霸总该便宜吧。即使如此,也没有几个人愿意去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真金白银去买,因为5块钱的光盘已经足够了。

Older Posts »

Powered by WordPress